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在《渥太华生活》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如何看中国法治》

2023-02-14 11:12

2023年2月13日,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在加首都地区主流媒体《渥太华生活》发表题为《如何看中国法治》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法治是全人类政治文明共同结晶,其中蕴含的人权保障、程序正义、权力制约等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规律,对各国治国理政具有普遍意义。但我注意到,近期国际社会有几种关于中国法治的不实论调,我愿进行澄清。

首先,关于中国没有法治的论调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中国法治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法系独树一帜。中国最早成文法典可追溯到公元前,春秋战国法家主张“以法而治”。秦国商鞅“徙木立信”并实行变革,强调“法必明、令必行”,最终促成秦统一中国。汉武帝时形成的汉律60篇沿用近400年。唐太宗以《贞观律》成就“贞观之治”,《唐律疏议》为大唐盛世奠定法律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5000年中华文明制度新篇,是对中华治国之道的传承和发展。截至2022年6月,中国现行有效法律292件,行政法规598件。全国律师60.5万人,律所3.7万余家。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办理“民告官”案件190余万件。

第二种不实论调宣称,中国法治不如西方法治。这也是十分荒谬的。

一些人认为,西方法治取得了成功,西方法律制度具有天然优越性。这种西方中心主义法治观充满偏见。由于各国和地区文化传统、国情、制度与历史道路存在差异,法律制度生成和运作模式有显著区别。如何实现法治、具体制度如何安排并无统一实现机制和评价标准。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法律制度不乏失败案例。西方法治模式也存在差别,比如英国就认为法国在行政系统而非司法系统内设立行政法院是偏袒行政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法治发展道路,为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有力保障。盖洛普发布2021年全球法律与秩序报告,中国排名第二。

还有一种不实论调,即中国法治固步自封。这根本不符合事实。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法治是搞封闭极权的法治。其实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访问英国议会时就发表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

中国法治建设借鉴了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例如,中国提出建设海南自贸港要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认真学习了新加坡等国打造自贸港的经验。《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提出,中国将完善涉外法律和规则体系,以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需要。

中国积极同各国开展法治交流。新冠疫情发生后,肯尼亚、菲律宾等国均希加强与中方在公共卫生法律方面的经验交流。2021年在昆明召开的世界环境司法大会上,中国代表阐述中国环境司法保护立场,赢得参会者极大认可。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就统筹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建设开启了新征程。中国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愿为推进世界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法治文明交流互鉴架起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