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在《国会山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消除饥饿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驻加拿大大使馆
2022-09-06 20:03

2022年9月5日,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在加拿大主流媒体《国会山时报》发表题为《消除饥饿需要全球共同努力》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谈到世界纪录,很多加拿大朋友向我提及加拿大男女国家冰球队合计赢得了14块奥运金牌的纪录。也有人谈到博尔特9.58秒的百米世界纪录。今天我想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诞生在稻田的世界纪录。去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在中国湖南省的一块稻田里向聚集而来的村民和记者兴奋地宣布,通过对刚收割的30.5亩(15亩=1公顷)晚稻田测产,平均亩产高达936.1公斤。同年7月在这块田收割的早稻平均亩产为667.8公斤,两者相加达1603.9公斤,创造了一个让人惊喜的新的双季稻单产世界纪录。

粮食安全是包括中、加两国人民在内的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新冠疫情、极端气候、地区冲突等导致部分国家粮食减产和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达8.28亿,比2020年增加约4600万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2022年全球面临前所未有的饥饿危机,2023年危机可能进一步恶化。

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消除饥饿需要各国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与加拿大人少地多不同,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近20%,耕地仅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9%。为保障粮食安全,中国政府精心保护耕地,同时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几十年来,中国科学家不断推进种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经营管理水平,粮食单产大幅提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率领科研团队于1973年成功培育出首个杂交水稻品种,将中国水稻单产提高了20%以上,此后又先后育成第二代和第三代杂交水稻。在社会各界长期不懈努力下,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达6.8亿吨,人均产量达484千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政府在积极解决自身粮食问题的同时,通过提供紧急粮食援助、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既授人以鱼,又更多地授人以渔,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努力为推动实现全球“零饥饿”目标贡献力量。自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展南南合作以来,中国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等地区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超过1100名农业专家,示范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项目区的粮食单产提高了30%—60%。

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大会议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把粮食安全作为八大合作领域之一。王毅国务委员在近期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外长会上提出关于国际粮食安全合作的八点倡议,包括支持联合国中心协调作用;不对世界粮食计划署开展的人道主义粮食采购实施出口限制措施;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便利;主要粮食生产和净出口国减少贸易和技术壁垒,控制粮食能源化利用,纾解市场供给紧张局面;各国采取的粮食贸易应急措施应是短期、透明、有针对性和适当的,并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支持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及各国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减少高新科技交流限制;减少粮食损耗;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生产、收储和减损能力。上述倡议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响应。

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是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必然选择,这已是各国的普遍共识。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在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包括加拿大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粮食安全合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目标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