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沙野大使在加中贸易理事会卡尔加里分会上的演讲

2017-05-19 03:00

  阿尔伯塔省副省长Sarah Hoffman女士,

  加中贸易理事会总裁尚茨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

  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卡尔加里,出席加中贸易理事会举办的午餐会。此前,我已在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出席了CCBC举办的活动。在出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从东到西走访了加拿大四个最具代表性的省份和城市。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样的快节奏,它使我有机会在较短时间内结识地方政府、商界、媒体、侨界等各方面人士,深入了解这个国家。我的一个突出感受是,加各地人士对发展对华关系、推进两国务实合作都抱以很大热情。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我愿与你们共同努力,把两国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阿尔伯塔省是加能源和农业大省,多年来对华合作一直走在加各省和地区前列。上个月,诺特莉省长首次亚洲之行就访问了中国,双方就加强阿省与中国经贸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签署了重要合作协议。阿省还与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省结为友好省际关系。这次访问无疑将推动阿省与中国的合作走上快车道。

  事实上,中国近年来一直都是阿省第二大贸易伙伴。阿省也是接纳中国企业在加投资最多的省份。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中资企业都是阿省能源产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在金融、清洁能源、环保、农业、旅游等方面也开展了良好的合作。相信阿省今后仍将是引领中加合作的重要力量。

  阿省同中国的友好合作是中加关系全面发展的缩影。在两国领导人的亲自推动下,当前中加关系正步入新的“黄金时代”。去年两国总理互访达成的数十项合作成果正在逐步落实。也是在上个月,中加在北京启动了经济财金战略对话,这为两国从战略高度探讨经贸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双方工作层还在渥太华举行了中加自贸协定探索性讨论第二次会议,取得积极进展,相信这将为双方早日商签自贸协定奠定重要基础。

  朋友们,

  上个周末,中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自2013年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参与,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4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取得了大批早期收获。一批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2014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了18万个就业岗位。亚洲基础施设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了17亿美元贷款,中方“丝路基金”投资达40亿美元。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又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举措,包括向“丝路基金”增资1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中国将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

  加方也派员出席了这次重要会议。我们欢迎加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希望加方从中挖掘更多商机。

  朋友们,

  随着中加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加各界对两国合作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支持发展对华合作的声音不断增强,近来加方智库所做民调也显示了这种趋势。但同时我们也听到不少消极、偏颇之词,比如,质疑来自中国的投资,怕我们把加拿大买光了;担心中国国有企业是中国政府的“代理人”,会威胁加国家安全;反对同中国商签自贸协定,认为加方会吃亏; 甚至认为中国缺乏民主、人权,加拿大不应该为了从中国获得经济利益而放弃自己的价值观。

  其实,我日常接触的加拿大人都非常友善,甚至在街头和公园散步遇到的路人都会主动向我问好,有时还会说一两句中文。我刚才列举的几种言论都是在加方媒体上看到的,不难看出其中反映的对中国的无知和偏见多么深。对这些言论本身,我在前几站的演讲中已经进行了分析和评论,在此不再赘述。我今天倒是想谈谈对加媒体的看法。

  不久前,加拿大一家很有名气的报纸的驻华记者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小学教科书的报道。他说,中国小学教科书几十年来一直有一篇课文讲的是少年爱迪生机智救母的故事。这个故事取自上世纪40年代美国电影《少年爱迪生》的情节,后来被证实是虚构的,但中国教科书却始终延用。记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教科书充满编造内容,目的是强化对青少年的意识形态教育,服务于中国政府的政治目的。

  这篇报道反映了加某些媒体和记者涉华报道的典型问题。一是带着偏见看中国。从自己固有的意识形态观念出发来观察中国、报道中国、解读中国。如果中国的现实状况同他们脑子里的固有形象不一致,他不是改变自己的看法,而是裁剪甚至歪曲中国的事实。中国在小学课本里采用爱迪生的故事,本意是教育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善向上,这同西方国家用童话故事启蒙幼儿没什么两样,却被记者扣了那么多政治帽子。更何况,中国还善意地拿西方孩子作榜样。如果说这个故事是编造的,那也不是中国人的错呀?

  二是不看主流,只看支流。中国的发展建设日新月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丰富多彩,而我在加方的媒体上却很少看到相关报道。相反,我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中国的负面新闻。我们不否认中国发展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也不怕外人评说,我们甚至把善意的批评作为改进工作的鞭策。我们反对的是以偏概全,无限放大缺点,给加民众呈现一个错误的中国形象。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一个选美冠军的脸,结果看到的皮肤不是光洁的,而是类似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如果你背对阳光,那你看到的就是自己的阴影。

  个别媒体记者的傲慢与偏见连加拿大民众都看不过去了。前些天我看到一位加拿大网友写的一篇文章,他说,加拿大某些记者带着冷战思维介绍给加民众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现实差得太远,这使得人们如果想了解中国真实的故事,只好撇开加主流媒体而自己去寻找。

  媒体是沟通中加两国人民的桥梁。很多加民众并没有去过中国,他们了解中国的渠道主要是媒体。如果媒体总是歪曲报道中国,加民众怎么能对中国有真实全面的了解,怎么能对中国产生好感,怎么会支持中加合作?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必须改变。

  朋友们,

  中加合作处在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我对两国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愿意和包括在座诸位的加各界友好人士一道努力,抓住当前难得机遇,克服困难,全力推动中加关系再上台阶,共同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最后,我再一次感谢CCBC的安排。

  谢谢大家!